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红学,多少罪恶假汝而行
 
文/魏英杰
 
近日,一则关于“《红楼梦》后28回手稿回到祖国”的消息甚嚣尘上。在这个新闻发布会上,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文化界的100多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共襄盛举。
 
这场活动很快就被证明是一出漏洞百出的大闹剧。一者,新闻发布会展示的根本不是什么手稿,而是手稿持有人张贵林根据原件改写的文稿。再者,关于这部手稿的故事也颇荒诞不经。据称这《红楼梦》后28回当年因政治等原因被乾隆皇帝废除,经一名法国传教士译成法文后带出国,几经辗转被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收藏。且不说李约瑟已于1995年逝世,试想以李约瑟夫妇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岂有不知手稿之重要性的道理,又怎么可能不公诸于世?三者,在张贵林的叙述中,他与李约瑟夫妇的见面地点一会儿东一会儿西,前后矛盾,根本经不起推敲。
 
不过,这些还不算什么惊人之处。事实上,关于这部手稿的传闻数年前就已经炒作过一次,这次不过是在炒冷饭罢了。而这部经过改写的所谓《红楼梦》后28回中文稿,只要看其目录就足以让人笑掉大牙。如“青春梦憋死元春 遭蹂躏奸死迎春”这类回目,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情色版《红楼梦》之类的地摊文学。最后通报下相关报道后续进展:一是,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方面表示没听说过这回事;二是,张贵林所创设的所谓“国际联合科学院”早于2005年就被质疑存在诈骗嫌疑。
 
罗列这么多疑点,只是想表明,这个骗局真的很容易被揭穿。应该说,只要稍具常识的人都不会被这种低劣的骗术所迷惑。可问题是,竟然有100多名专家学者前往参加活动,为这个骗局充任捧哏。这是多么让人感到悲哀的一幕。张贵林上演的这出戏并不太值得关注,或者说这类人在当下并不少见,倘若不是有那么多专家学者为其背书,以及有些媒体人士不动脑子沦为枪手,这出骗局估计也演不下去。这恐怕才是整个闹剧中值得引起深思的地方。
 
这些专家学者也可能是在不知情下参加了活动,但时至今日,人们却没有看到有哪个参与活动的学者站出来进行揭露、批驳。恰恰相反,倒是有一位中国红学会顾问接受采访,说了一堆“乐观其成”“需要权威鉴定”之类的废话。这也太过于“小心求证”了吧。说白了,这类说辞多少存在着维护“红学”形象的私心,否则的话,不至于如此轻易地就被相关说辞牵着鼻子走。这样一来,反倒越发凸显了“红学”这个学术怪胎在当前的扭曲状况。
 
红学,多少罪恶假汝而行!《红楼梦》是一部伟大著作,关于这部著作的作者及其版本源流等等,的确值得认真研究论证。自这部巨作问世以来,许多文人学者为揭开其谜团贡献了大量时间精力,这同样值得尊重。但不得不说,“红学”过去一度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到今天却又成为一个巨大的名利战场。围绕着“红学”的争论,多半不是与学术论争有关,而更多是与争抢话语权、垄断名利地位有关。关于这点,已为不少有识之士所指出。
 
不言而喻,学术研究一旦沦为名利工具,人们只能看到龌龊的明争暗斗,而不可能从中获得多少知识营养。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也才可能有张贵林之流的炒作空间。发生这场所谓“红楼梦手稿”的闹剧,不仅是属于那100多名专家学者的悲哀,也是整个红学界的悲哀。
 
当然,如果说“红学”原本还算是一种学术研究,如今恐怕没多少人会把这当作正儿八经的学术研究了。所以,这场闹剧说到底不过是仅供大众茶余饭后闲聊的谈资罢了。
 
2013年10月8日
 
话题:



0

推荐

魏英杰

魏英杰

300篇文章 7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时事评论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