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注】将这些年来陆续发布的书评、书话和随笔结集成册出版了,取名《书山寻路》。编辑这些文章,断断续续又花了二年多时间。最早的一篇文章写作于1993年,十九岁。不敢说这些文章都值得一读,但确实是用心在写作与思考。权当作个人记录,以及生命的见证。感兴趣的朋友,在亚马逊、当当、京东等网上书店都可以搜索《书山寻路》购买。
 

 
 
读书救了我(代序)
 
博尔赫斯作品集中有一篇“自白”题献给他的母亲,那位活了九十九岁、博览群书的女士。在那段充满独白的文字里,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譬如博尔赫斯的童年礼物,他的家世,以及他母亲在阅读上对他的影响。
 
这是我一辈子没有得到过的恩典。但这位操持数种语言,读书无数的图书馆馆长、大文豪,让我想起自己卑微而不失价值的读书记忆。
 
多年前的一个夜晚,我蹲在马路边,借着路灯的昏暗亮光埋头翻捡着地摊上的旧书。那时候,只要有一点钱,我都会毫不犹豫地把钱换成书,放进书架,然后像国王一样巡视着他的领土。当时,我在书摊上看到了不少好书。我一边兴奋地翻阅,一边犹豫着该拿走哪本书,却听见背后有人喊我名字。
 
回头一看,原来是三姐夫妻骑车路过。他们并没有停下,而是说了一句“又在买书”,就径直从身边驶过,留下我傻傻地蹲在那里。
 
那是我人生中彷徨无助的一段时期。一事无成,生活落魄,连读书都被家人看作不务正业。在村里,我可能还被当成一个怪人。周围的村子,就没见过像我这样买了满满一架书的人。我也觉得,自己压根不属于这个地方。
 
从十几岁开始买书、读书,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越发显得与周围格格不入。我一个人在夜里,读曾国藩,读陶渊明,读易经,读古龙。读到兴奋之处,恍然不知身在何处;掩卷之时,又如美梦醒来,暗自神伤。
 
回首这段往事,一切都成了美好的回忆。但我如果不是 固执地保持着读书的习惯,没有从精神上超越所处的乡村环境,几年后也不可能踏上新的人生旅程,从事自己喜欢的文字工作。
 
这场人生变化的起点,可以追溯到高中时期我走进图书 馆的某个下午。当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开始读《史记》,读现代文学史和中国通史,他的人生也许就注定会有些不一样。
 
当时我以为,自己不过是一个寂寞的阅读者。当我走出那一片小天地,才发现自己并不孤独。我在逼仄的乡村里通过阅读寻找慰藉,又何尝不是在拼命地挤上列车,和这个时代进行精神接轨。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讲过:“人是精神,人之作为人的状况乃是一种精神状况。”个体阅读不免会受到时代影响,而阅读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体现一个时代的精神状况。就拿我青年时代深受其影响的台湾作家李敖来说,我曾把他当作思想上的一个秘密源泉,后来才发觉,他已成为大众精神偶像。我接触李敖的著作,固然出于偶然,但无疑也 是受到一时阅读风气和思想潮流影响。
 
《曾国藩家书》中有一语:“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对个人而言是这样,对于一个时代来讲亦如此。
 
关于阅读与人生,阅读与时代的关系,还可以从更多人那里找到答案。
 
美国文学批评家布鲁姆曾不无温情地说起:“在我近 七十二岁之时,我日益感到自己一生主要的成长经验始于七岁那年,当时我说服我的两个姐姐带我去公共图书馆……”从那时候到十五岁,布鲁姆在图书馆里“获得了某种新生”。
 
陈丹青回忆,他在二十八岁后开始阅读尼采、福柯、叔本华等“硬”读物。“是这几个人的书救了我,我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他们,我会有怎样的立场,这种立场不是政治立场 哲学立场,而是怎样面对世界,面对自己的这条命。”这句话同样适合我。
 
博尔赫斯这样写道:“这自白既是我个人的,也具有普遍意义,因为一个人经历过的事情所有人都可以经历。”
 
我在这里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正是为了说明,阅读与 个人命运以及时代存在着精神联系。
 
(《书山寻路》,作者 魏英杰,九州出版社2016年2月出版)
 
《书山寻路》是作者的书话与读史随笔集。呈现作者从一个乡村青年,在沈从文先生“向更远地方走去”的激励下,如何成为一个媒体人、专栏作家。这是大时代里的一份个体记录。它书写了作者对人生的严肃思考,见证了这个社会与人心的变化。
 
名人推荐
 
一份读书人的质朴独白,其中包蕴着对生命、价值、理想、信念的真诚思索。穿越这些文字的小径,读者就能接近隐藏在书页里的真谛。
——同济大学教授、文化批评家朱大可
 
当“阅读改变命运”眼看就成新的陈词滥调之际,《书山寻路》却给了我们信心。魏英杰笔下那些熟悉的人名书名,正可以督促我们更积极面对陌生的未来。
——深圳《晶报》总编辑、文化学者胡洪侠
 
“书山有路”,从过去到现在,更重要的是从现在通往未来。魏英杰的职业是时评人,本质上却是读书人,正是读书让他的人生变得宽阔而富有意义。
——历史学者傅国涌
 
读书可以让人变得聪明,也可以让人变得愚蠢,甚至身处险境。在书籍堆起的群山之中,有观念的豺狼虎豹,也有迷魂散,更有人类不可或缺的理智与心灵。得遇恶棍还是良人,既靠自己的造化,也凭他人的指引。书山寻路,也寻寻路者。
——评论家熊培云
 
作者简介
 
魏英杰,出生于泉州。天涯社区知名版主,先后任职福州《东南快报》、《海峡都市报》记者,上海《东方早报》评论员,《杭州日报》评论员、评论部主任,现为《钱江晚报》评论员。
 
目录
 
读书救了我(代序) 
 
第一辑 知人论世 
 
孔飞力:历史中国的“田野调查” 
史景迁:学术与畅销书的密谋 
余英时:知其人以论其世 
唐德刚:为重新认识历史打开一扇窗 
李欧梵:作为“狐狸”的人生 
余光中:古典的现代诗人 
李敖:虽千万人吾往矣 
柏杨:不合时宜的人 
金庸:改革与大众化启蒙运动 
董桥:再现文字之美 
蔡元培:大学精神遗产还剩多少 
沈从文:向更远的地方走去 
罗尔纲:为学但在“不苟且” 
季羡林:容忍超越了自由 
张中行:“后五四”知识分子写照 
李零:“丧家狗”与“孔子鸡” 
朱大可:我坐在加缪的山顶上 
 
第二辑 见微知著 
 
面朝真相,春暖花开 
西方中国研究的一段往事 
平庸的恶:被误读与滥用的概念 
有意思和没意思的书 
三本小说里的爱情 
你读的是一本“车站小说” 
“没有同意的同意” 
野蛮的“和谐” 
回到辛亥重估革命 
“往事”何以“不如烟” 
邵洵美遭遇鲁迅 
“苏北人”在当代 
《少年中国》里的中国往事 
为独立人格立传 
疯狂的翻译 
读史拾闻:不战不和叶名琛 
读书散叶(十六则) 
 
第三辑 思想之旅 
 
游荡于历史与现实交错的中研院 
昆明湖觅王国维殉身处 
拜谒陈寅恪墓侧记 
徜徉于胡适墓园 
80年代的流行阅读 
90年代读什么 
互联网的思想盛宴 
 
第四辑 命运之境 
 
十年 
读书的方法 
枕书入梦 
桌前书 
阅读的路线 
那些人啊,那些书 
伟大的读者 
台北的书店 
书的身后事 
一个纯粹的读书人 
一个自由撰稿人之死 
这一代人的宿命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被撕裂了
 
 
 
 
 
 
 
 
话题:



0

推荐

魏英杰

魏英杰

300篇文章 7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时事评论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