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恒天然事件是否被过度解读
 
文/魏英杰
 
爆发于几天前的恒天然事件,目前仍在发酵。昨日上午,国家质检总局总局表示,对恒天然集团浓缩乳清蛋白粉和奶粉基粉的叫停无期限,直至事件影响确认或问题解决。
 
相关部门的应对,可以说是负责的做法。食品安全大于天,特别是涉及乳制品安全这个让人神经紧张的领域,更加不容有失。这些天来,相关部门对恒天然事件的处理,如公开涉事企业名单、约谈企业负责人以及要求召回相关问题产品,可说都比较及时果断。这体现了当下市场监管机制正在走向成熟。
 
不过,这似乎并没有缓解公众的紧张情绪。相反地,随着事件不断发展,涉事企业包括恒天然集团都被推上了舆论审判席,成了罪大恶极的坏企业。综观事件过程,这一场风波不无被过度解读之嫌。无论相关部门还是舆论报道,都不同程度存在过度夸张事件的倾向。这对健全完善良性的市场监管与企业纠错机制,可能没有什么好处。
 
应当注意到,恒天然事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一起病例,也没有一例消费者投诉。这或许表明事态仍在控制之中。再从事件处理过程看,最早曝光问题的是原材料供应企业恒天然集团,首次(通过新西兰政府部门)通报涉事企业的也是恒天然集团。这说明这家企业应当没有隐瞒事实的主观意图。还要看到,引发事件的罪魁祸首肉毒杆菌对一般的乳制品和超高温消毒牛奶产品不会产生影响,而且使用问题原料生产的成品,有的绝大多数尚未出库,有的并不存在安全问题。涉事企业目前是对产品进行预防性召回。
 
也可以说,这是一个标准的产品召回程序。至少对恒天然来讲,它所做的就是采取措施把问题与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这样做,也是维护企业长久发展的必要做法。如今的问题在于,有关部门和部分人似乎并不这么认为。连日来,除了对涉事企业大加抨击外,还有一种舆论悄然流行于网络上下,这就是把事件与“洋奶”企业捆绑在一起,认为连“洋奶”也不可信任了。虽说出现这种声音也正常,事实上却存在偏颇之处。
 
企业都有犯错的时候,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往往也难以避免。关键不仅在于产品出了什么问题,还在于企业如何处理与应对。而这就要看,企业在这时候是否本着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又是否在问题处理过程中坚持公开、诚实原则。如果出了问题,企业能够及时纠错,该道歉的道歉,该赔偿的赔偿,该召回的召回,哪怕该接受法律惩罚也不刻意推卸责任,那么这家企业值得赢得公众谅解。反过来说,如果企业在这时候急于掩盖真相,死不认错,也不愿意承担赔偿责任,这类企业当然活该被公众唾弃。
 
恒天然在处理这起质量危机中的表现,并非无懈可击。比如从发生问题到对外披露信息,中间隔了5个月时间。检验出具体问题是否需要这么长时间,确实值得追问。涉及产品质量问题,恒天然是否还有义务遵守与客户的保密协议,这也值得讨论。但总的来看,当前舆论对这起事件的反应过于亢奋,弥漫着一股颇不正常的气息。这既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市场恐慌,还无助于事件的合理解决。
 
我知道有些人不会同意这种观点。但在一片喊打喊杀的氛围下,不妨多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洋企业不是原罪,民族企业也不是免责招牌。事实上,在全球分工合作、互通有无的市场格局下,企业的产权身份已不是消费者寻找品牌认同的关键指标。对于企业,消费者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质量过硬、服务良好以及具备高度责任意识。对于愿意承担失误责任的企业,一味采取仇视态度,一关了之或拒之国门外,可能有违消费者的根本意愿。
 
2013年8月7日
 
话题:



0

推荐

魏英杰

魏英杰

300篇文章 7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时事评论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