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风靡国内的打车软件正遭遇来自政府部门的阻击。

7月1日,北京市交通委出台相关细则,规定手机电召服务运营商今后必须经主管部门备案;必须接入统一电召服务平台;不得擅自加价;不得擅自嵌入广告。在其他地方,打车APP日子也开始不好过,如武汉对出租车安装打车软件加价收费行为,最高将罚款1000元。杭州运管也表态,禁止司机使用打车软件加价。

想不通有什么理由反对或禁止打车APP。我认为,这些软件是基于当前科技的一大创举。这些年来,多少地方政府口口声声承诺解决“打车难”问题,也花了不少公共财政,效果却都不明显。自从打车软件横空出世后,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有的打车APP发展迅速,拥有10万以上注册司机和数百万注册用户,每天平均接单在7万单以上。这些数据有力表明了打车APP的市场需求。为此,政府部门应该奖励这些运营商,而不是想方设法给他们“下套”。

固然,打车APP普遍存在加价问题,但要看到,这是一种市场自由交易行为。一般来讲,如果不是很偏僻的打车点,乘客根本无需加价,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有急事或地点太偏),乘客也是根据自己可接受范畴,主动提出加价。这样做,我不认为破坏了什么规则,也不认为碍了谁的事,比如给管理部门增加管理难度。何况,由于市场处于充分竞争状态,并不会出现所有司机因为没加价就不出车的情形。

哪怕有关部门觉得有必要限制打车APP的加价行为,这也不是要求必须接入统一服务平台的理由。包括设置授权许可门槛、不允许运营商嵌入广告等行为,实际上都是在扼杀市场创新。在一个行业刚兴起之时,出现多家服务提供商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也是一件好事。市场规则告诉我们,竞争越充分,服务才会越好,消费者才能获得更多便利。要求打车APP接入统一平台,却抹杀了不同运营商的竞争特色与优势,增加了不必要的市场环节,导致效率降低。且不说,这种种行政设限不仅浪费公共资源,还可能导致新的权力寻租现象。

打车APP虽然是新兴产物,但这个行业成长很快。使用过的人就知道,乘客通过打车软件,不仅可以便利地叫到出租车,也可以实时监测出租车行驶路线、知晓出租车距离自己多远,如果对服务不满意,还可以进行评分,把服务不好的出租车赶出局(所以很多司机更希望的不是加价,而是给好评)。新兴行业会让政府部门产生权力失控感,但在这时候,需要的不是加强管制,而是因势利导。说白了,政府管得越少越好,这样才能让市场充分发育、成熟。

对于打车APP的出现,出租车司机很高兴,乘客也很开心,政府有什么理由忧心忡忡,甚至虎视眈眈?

 
2013年7月3日
 
话题:



0

推荐

魏英杰

魏英杰

300篇文章 7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时事评论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