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坑爹“血钙”与指标崇拜
 
文/魏英杰
 
扎一下手指,就知道孩子缺不缺钙——绝大多数城里孩子都做过这样的检测。然而,业内人士却坦言,查血钙是最“坑爹”的体检项目,微量元素检测基本没有意义。(据新华社)
 
好吧,这一回我又上当了。在三岁前,儿子定期要到社区医院检查,印象中做过不止一次微量元素检测。记得有次医生指着化验单说,要补钙。看着化验单,似乎指标正常,不免有些困惑。医生却淡定地说,还是偏低了。于是乎,乖乖地去交钱买“蓝瓶的”。没办法,谁愿意自家儿子缺钙?再说,那可是仪器检测出来的!
 
可原来仪器检测并不一定靠谱,反倒还可能是个陷阱。实际上,2009年卫生部就专门下发文件要求:“除血铅检测外,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不得开展其他重金属和类金属的临床检测,不得出具临床检测报告。”然而,大多数家长似乎并不知道文件内容,医疗机构也好像没把文件太当回事。又或者,卫生部发文也只是表个态,声明自己工作已经做到位,爱查不查随你们了。
 
给孩子检测微量元素如此盛行,在有的地方还成为儿童体检标准项目,为何一直也都没有业内人士或家长指出这是个“坑爹”项目?这是因为广大医务人员都是利益相关者,抑或家长们都愚昧了?或许二者皆而有之。但这不足以说明全部问题所在。我记得,社区医院并没有强行要求家长必须在医院里配药。这至少表明,并不是所有医生是为了赚黑心钱才给孩子查微量元素。换句话说,有些医务人员其实也是这场“坑爹”游戏中的受害者。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广大医务人员和家长自动走进陷阱?除医疗机构和企业因利益驱动而推波助澜外,还有一个社会心理因素不容忽视,这就是人们对医学检测指标的过度崇拜。虽然现在已经知道,微量元素检测对仪器和实验室的环境要求非常高,不是一般的医院实验室(恐怕更不是社区医院)能做到。但说实话,这种经由科学仪器检测、打印成数据表格的化验单,对部分医务人员和广大家长非常具有说服力,或者说具有欺骗性。
 
你瞧,这张纸上一栏是检验结果,另一栏是参考指标,检测结果升了降了还用箭头标明。面对这份报告,你到底是信还是不信?谁也不敢轻易说不信。因为这份检验报告代表着科学,代表着真理,代表着医学对你身体状况的最终裁决。在这种情况下,别说患者或家长,医生也不得不匍匐在其脚下,老老实实地根据检验结果开药方。问题也就出在这里,因为久而久之,不管是医生或患者,对这类检验结果都失去了基本判断,从而不再思考,也不再质疑。
 
这不叫科学,而是一种伪科学,甚至可以说是类宗教崇拜。真正的科学,必须经得起反复检验。真正的科学精神,离不开必要的反思与质疑。只有基于某种崇拜意识,人们才会放弃思考,屈从于权威。而事实上,按照专家说法,微量元素检测至今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方法。即便是查静脉血,也只是血液水平,而不代表身体内的含量。这也就是说,人们之所以陷入这“坑爹”的陷阱,恰是因为缺乏科学认知与科学精神。
 
类似这种指标崇拜,并不仅见于儿童微量元素检测一事。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处可见它的魅影。从GDP指标、官员政绩考核到升学率、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似乎没有什么不可以量化,也没有什么不能用指标表现。这其中固然有其合理性成分,但一切都按“指标”办事,未免矫枉过正,进而忽视了人的个性以及事物的多样化。问题是,虽然这次所谓的儿童微量元素检验破产了,但这种指标崇拜现象不会从此远离社会生活。因此也就不知道,接下来还有哪些陷阱在等着你我。
 
2012年12月5日
 
话题:



0

推荐

魏英杰

魏英杰

300篇文章 7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时事评论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