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追问杨局长工资亮出新生代风采
 
文/魏英杰
 
被网友称为“表哥”的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这两天又“亮”了。“90后”大学生刘艳峰向当地相关部门提出公开杨局长2011年度工资的申请也有了下文:该省财政厅回复,杨达才个人工资收入事项,不属于该部门政府信息公开范围。
 
这一回复引起了许多网友不满,认为相关部门是在搪塞、包庇。其实,类似这种指责更多是出于主观臆想。从实际情况来看,省财政厅的回复是站得住脚的。首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并未明文规定个人工资所得属于部门信息公开范畴;再者,即便应该公开,负责实施的也不一定是财政部门;第三,相关条例也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涉及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除非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显然,杨局长不太可能答应这么做。
 
进一步讲,该大学生的做法已然动了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的奶酪,而在这一制度尚未确立前,任何相关申请都可能碰软钉子。目前,国内只有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而该项制度是“对上不对下”的,即官员只面向组织申报,相关情况仅有少数领导掌握,对外并不公开。针对现实情况,要想知道杨局长的工资收入水平,更好的办法是申请公开相关部门的全年工资总额和工资构成情况,然后根据所掌握信息对应了解官员工资收入水平。也就是说,只要善于运用政策措施,了解杨局长收入情况的大门并没有完全关闭。
 
但我认为,这一事件的看点并不在于了解杨局长工资多少,而在于“90后”大学生申请信息公开本身。这说明,新生代正在开始关注国家大事,力图运用法制资源去改变现状、推动社会进步。相对于某些官员的言行表现,以及相关部门应对公众的消极态度,这种变化更令人欣喜。具有公民意识的新生代的崛起,是这个社会走向法治的希望所在。刘艳峰从高中开始关注公益,他这次行动也得到许多同学和老师的支持。可见通过个体介入、积极推动制度变革,已成为一种共识。
 
新生代力量对公共事务的热情参与,反过来折射了一些官员的理念滞后。以杨局长为例,当那张“笑脸照”在网上引起沸沸扬扬,他刚开始还愿意站出来面对公众,作出解释;可一看到公众并未消解疑虑,他干脆以沉默作答,不愿再正面回应。实际上,这样做不仅于事无补,反倒体现了杨局长并不真正了解网络舆论,更不懂得作为政府官员的角色定位及其责任所在。虽然刘艳峰并未获得他想要的信息,但杨局长在这一轮舆论交锋中,已明显又败下阵来。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写道:“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作为新生代大学生,无数像刘艳峰这样的青年已逐渐成熟,开始向社会展示出一种积极有为的公民精神。面对这一不可阻挡的时代趋势,许多官员依然习惯于生活在传统官僚体制之中,拒绝作出改变。这意味着,不加快改革完善相关制度,政府官员将越来越难以跟上形势,以正面回应公众对社会进步的热切期盼。
 
但愿刘艳峰申请信息公开的行动,能够让官员们清醒认识到时代的变化,以及社会的吁求。
 
2012年9月20日
 
话题:



0

推荐

魏英杰

魏英杰

300篇文章 7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时事评论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