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学者不能丢了严谨求实的底线
 
文/魏英杰
 
经济学者邹恒甫在微博曝光北大丑闻,如今算是进入第二回合:第一回合纯属隔空对战,邹祭出一招“排山倒海”,引来北大自查、发声明,但双方并无实质性接触;第二回合,双方进行了电话和邮件联系,但北大认为邹在邮件中并未举出具体证据,邹则坦承自己说话夸大。
 
事件已发酵一个礼拜,真相依然迷雾重重。这对北大非常不利,对邹恒甫却也没什么好处。邹之前所发微博的内容极其空泛,并未明确指向,简直是一句话就把北大所有院长都列入“淫乱”嫌疑人。即便如此,这还是在网上引起巨大关注,同时也将北大这所著名高校推向风口浪尖。邹乃北大旧人,可这出戏演的究竟是大义灭亲,还是挟私报复,也引起诸多议论。
 
邹恒甫有批评北大的权利,北大也有正面回应的责任。然则,此事涉及具体人和事,若只是以“北大院长”为主语,非但北大难以查究,举报者的举证方式也难免受质疑。几天来,北大的态度颇为诚恳,一再吁请举报者拿出真凭实据,配合调查。邹恒甫却顾左右而言他,要么转发其他人举报信,要么声称只跟中纪委谈。这种做法实在令人捉摸不透。
 
照理说,邹可以不公开具体材料,但总该向北大提交证据。就算不想跟北大谈,中纪委的大门难道他找不到?邹的这种作派,给人观感就是不诚实、不负责。这种做法,不免有损其学者身份。
 
学者有两种,一种固守书斋,不闻窗外事而专心治学;一种凭借专业功底或学术良知,介入公共事务,勇于发出声音。但不论哪种学者,都需要秉持严谨求实的态度。没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学问做不好;缺乏求实精神,学者很容易被一时情绪所左右。
 
近些年来,许多学者专家走出书斋,积极参与社会事务。这当然是好事。遗憾的是,一些学者全然无视客观事实,要么为一己私利而迎合权力意志,要么为吸引眼球而迎合民粹思维。有的专家学者满嘴的正义,却又满肚子的坏水。专家化身“砖家”,教授成了“叫兽”,这是网友对部分知识分子的形象描述。这表明,知识分子一旦丧失专业立场与严谨求实精神,也就失去其自身优势以及职业底线。
 
回到事件本身,既然邹恒甫声称举报北大不是搞个人攻击,而是希望把中国教育搞好,那么他应该做的是尽快提交或公布相关材料证据,让相关部门及时介入调查。哪怕是把这些猛料发给阿桑奇的维基解密,也比这样捂着好。这不仅无助于揭开真相,也让人怀疑邹的用意所在。如果确有其事,我想任何人都会支持他与北大“斗法”,倘若事实不存在或被夸大了,这样“斗嘴”下去则只会为人所耻笑。
 
作为“全国人民的北大”,经常遭受质疑批评也正常。这就叫作爱之深、责之切。因此,北大除积极与邹取得联系,以便展开事件调查外,还应积极自查自纠,切莫因此而令北大蒙羞。
 
2012年8月30日
 
话题:



0

推荐

魏英杰

魏英杰

300篇文章 7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时事评论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