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看待蒋方舟不能以年龄论之
 
文/魏英杰
 
成名要趁早,这句话被许多人奉为圭臬。现成样本有一个,这就是7岁写作、9岁出书、12岁开专栏、19岁获清华大学降60分录取的蒋方舟。4年大学生活刚结束,这位头顶“天才少女”桂冠的女大学生又给了公众一个惊叹号——直接获聘《新周刊》副主编职务。
 
到目前为止,蒋方舟的人生堪称完美,令多少家长艳羡不已。与此同时,争议也越来越大。早在蒋方舟进入清华大学时,周围就有人质疑:凭什么降60分录取?如今,又有人追问:刚毕业就担任杂志副主编,是否炒作?
 
其实,看待蒋方舟不能以年龄论之。去看看她的文章,就会知道她的心理年龄早就超过了她的外在。一个早早成名的人,在提前享受声名的同时,往往也可获得更多人生经验。记得2001年左右,我等还混迹于网络论坛时,这位少女作家已在网上引起诸多关注。论起来,至少对网络的了解,她并不比任何人逊色。再加上这么多年来与媒体打交道,以及担任《新周刊》主笔的经验,担任杂志副主编,能力应该不是问题。
 
不用举例,古往今来多少人年轻时就担当重任、声名远扬。年龄从来不是构成质疑的理由,说到底这依然是论资排辈的社会氛围所致。就算没有这些资历,杂志愿意让她挂个名,又有什么稀奇?杂志不是衙门,其行为对市场负责即可。就算是炒作,倘若能够给杂志带来正面效应,这又有何妨?当然了,如果徒有虚名,她在这个位置上自然坐不稳。那时候,不必外界说三道四,本人大概也会自觉无趣。
 
对年轻人,不妨宽容以待。这个世界不会有那么多天才,但年少得志却也未必都会成为“仲永”。所以,对于蒋方舟担任杂志副主编一事,既没有必要吃酸葡萄,也无须刻意作出怜悯状。这是属于蒋方舟的路,走对了走错了,该由她自己去面对。况且,作为成年人的蒋方舟,已经没有必要按照父母或外界规定的路线行走。这时候,她要是还不能够独立自主地作出选择,或者甘愿沦为媒体炒作的道具,那也是属于她个人的悲哀。
 
别人怎么评价无所谓,但有一点,任何人都不能失去自我。对于年少成名的蒋方舟来说,人生是自己的,未来也要靠自己去闯。那么多光环笼罩于一身,这对她或许是一种荣耀,却也可能成为沉重的负担。就像韩寒,曾经获得那么多赞美,如今却深陷质疑的泥沼,甚至遭到一些莫名其妙的攻击,这很难说没有为名所累的因素。却不知,蒋方舟围观这起网络论战时是否有特别感悟?
 
成名早不是问题,关键是自己有无清醒认识。越是风光一时,越该小心走路。千万别以为,每一束鲜花都来自于真诚,每一个荣耀都是汗水浇灌的结果。有些鲜花枝上带着刺,有些荣耀下面埋着地雷。这是经验之谈,却又是颠扑不破的人生哲理。这些道理,蒋方舟或许早就明了。惟愿她超越“少女作家”的藩篱,走向真正自我的人生。
 
2012年7月4日
 
话题:



0

推荐

魏英杰

魏英杰

300篇文章 7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时事评论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