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关爱留守儿童不能沦为空谈


文/魏英杰


这是一个发生在江西宜春的悲剧故事。距离宜春市区80余里的一个偏远小山村,一户人家一日之间失去了5个孩子。这些孩子最小6岁,最大也才11岁。由于天热,6个小孩跑到水塘洗澡,5个孩子先后下水,却再也没有上来,只剩最小的男孩因不敢下水,保住了性命。


可想而知,这对这户人家是一场致命的打击。看到这个消息,稍有恻隐之心的人都会感到悲痛。事发后,在家带孩子的年届七旬老夫妇悲恸欲绝,赶回家的两对夫妻几次昏死过去。丧子之痛给这家人带来了难以弥补的创伤,也让人陷入沉重的思考之中。


也许不该怪这对老夫妇没有好好看着孙子孙女。两位老人恐怕连照顾自己都感吃力,竟同时还要带着6个孙子度日,其中艰难可想而知。或许,也不该过分责备老人的儿子、儿媳。为赚钱养家,两对夫妻外出打工,这在农村已是寻常事。大儿子患有严重白癜风症,却还不得不在建筑工地上打基桩活。二儿子夫妻刚外出到深圳打工一个月,家里就出了这么大事。他们在外打工,除了要忍住对孩子的想念,还得干着又脏又累的活,从牙缝里省下点钱。


这个悲剧背后,诉说的是当代留守儿童的辛酸故事。这家人的惨痛经历,更可以说是留守儿童现状的极端写照。在国内,留守儿童绝对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群体。据中国妇联2010 年统计,中国留守儿童的人数约为5800万,其中14 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超过4000 万。这且不说,与留守儿童人群联系在一起的是如此庞大的一个农民工群体。细究起来,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折射的至少是小半个中国的人的现实生活。


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老家,留守儿童失去的并不仅是父亲、母亲在身边的悉心照顾,因此还必然引发出各种各样社会问题。例如,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心理疏导以及必须高度重视的防范意外伤害问题。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有些事情他们不太可能具备足够的认识。近些年来,留守儿童遭遇意外伤害事故一直都在不断发生,一次又一次地敲响警钟。对于这些问题,不能仅仅停留于呼吁,而要从各方面采取切实措施,才能为留守儿童托起一片爱的蓝天。


关爱留守儿童,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支撑。例如,户籍制度要进一步放松,让更多农民工融入打工所在城市,这样他们才可能带着孩子进城。又如,城市教育机构要更多向外来务工人员开放,让留守儿童不必再留守老家,可以在父母工作的城市就读。但我们看到,有些城市不仅没有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反而千方百计以清理整顿为名,对承担起农民工子弟教育的民办学校进行大规模取缔。就此而论,让留守儿童与父母团聚,一起在城市里生活,还需要全社会共同推动,才不会一直停留于梦想。


当地政府、学校和留守儿童家庭也应采取必要措施,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留守儿童家庭自身应承担起监护之责,平时加强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当地政府部门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从生活、教育和心理上对留守儿童进行关心照顾。比如,对于那些父母长期不在家的留守儿童家庭,村(居)应有定期入户拜访制度。当地学校也应积极参与关爱留守儿童,如与留守儿童父母建立定期联系制度,随时通报孩子的教育和心理情况。有条件的地方,还应尽可能地建立和完善寄宿制度,让家庭监护条件较差的孩子可以寄宿在学校。


关爱留守儿童不能沦为空谈,否则今天我们忽视了对这一群体的爱护,明天就可能要面对难以承受的社会之痛。不论从制度建设上,还是从具体举措上,不论是城市还是当地政府机构,都应当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尽早完善相关制度举措,给孩子们一个正常的、温暖的社会成长环境。


2012年5月10日

话题:



0

推荐

魏英杰

魏英杰

300篇文章 7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时事评论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