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年末岁初,传统纸媒在喊了几年“狼来了”后,似乎真的看见“狼”来了。上海《新闻晚报》停刊,《中国经营报》取消广告部,以及诸多报纸经营收入严重下滑,让多少纸媒从业人员辗转反侧、夙夜难眠。传统纸媒何去何从,报人何以安身立命,成为许多人在这个冬天里的无奈追问。
 
纸媒必死,新媒体时代必然到来。这个论断已经了无新意,只要是个记者,都不可避免谈过这个话题。关键是,它究竟会在什么时候到来?更重要的是,在它到来之前,纸媒能够做什么?关于前者,乐于扮演预言家的人不少。不过,所谓预言,就是还没成为现实的事情,所以不妨姑妄听之。对于后者,论说者也不少。但是,不知诸位发现没有,绝大多数围绕这一话题的讨论,除了渲染“纸媒必死”气氛,根本拿不出有说服力或有借鉴意义的案例。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国内传统纸媒在新媒体转型中,似乎还没有一个成功案例。你说《纽约时报》实现了网络版收费,而且网络版营收超过了广告业务营收。这没错,可那是美国,而且那是《纽约时报》。在国内,别说罕见有模仿《纽约时报》做法者,即使有,其营收也是少之又少,根本谈不上成功,遑论成为经典范例。这是整个事情的吊诡之处,也是问题的重点所在。
 
回头再看,《新闻晚报》停刊,并不是因为面临巨额亏损,一天都办不下去了。这件事情,其实是行政主导的结果。或者说,是行政主导上海报业合并的后续效应。两大报业集团一合并,同质化竞争凸显,处于竞争下风的《新闻晚报》不得不面临必须死掉的命运。还有,宣布这家报纸停刊,似乎也是在仓促之间决定的,是一种秒杀。停刊前几天,该报社多数同仁才获得消息。可以肯定,哪怕这家报社很难在未来竞争中立足,也不会是目前这样的死法。
 
至于《中国经营报》取消广告部,也不是广告部已经无事可干,而是报社主动做出的抉择。从改革措施看,广告部不是消失了,而是被一个个项目团队吸收消化了。正如有人所说,这是报社主动“找死”,而不是被“狼”咬死,至少现在不是。问题还在于,让项目团队承担吸收广告的职能,这会比原先的设置更为先进吗?答案并不肯定。至少在专业人士看来,每个项目团队都沦为经营部门,这样做有可能伤害采编团队的专业性地位。
 
无论是行政主导,或者是经营者主动求变,这都是应对未来新媒体变局的方式。对此,你可以说此时不主动适应变化,未来可能死得更惨。但反过来想,既然结果未知,现在就彻底放弃暂时的优势,甚至干脆自我了结,会不会反倒自乱了阵脚?其结果又会不会是,新媒体的蛋糕还没吃上,传统纸媒的最后晚餐却已没得吃了?不能不说,这一切皆有可能。倘若是后面的这种结果,如今这些主动变革者,恐怕难免被人看作瞎折腾。
 
还有一点,这种集体性危机心理,很可能产生一个更加不利的后果,这就是加快了预言的自我实现。大家都在喊“狼来了”,都在疲于奔命,结果“狼”没来,自己却已倒在寻找活路的岔道。这样的悲剧性结局,同样很不妙。所以,与其自乱阵脚,不如稳中求变。这不是说不要变,而是说不能乱变。纸媒必死,这话不错。但在出发前,仍有必要看清前路在何方。哪怕新媒体这头“狼”已经逼近,也有必要搞清楚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传统纸媒必须弄明白,到底读者需要什么,市场需要什么?没错,读者眼球正在转移到新媒体,广告份额也在发生同样变化,那么传统纸媒能做什么?只有洞悉这一切,进而采取主动变化,才可能真正赢得先机。
 
2014年1月9日
 
话题:



0

推荐

魏英杰

魏英杰

300篇文章 7年前更新

专栏作家、时事评论员

文章